千年古城故事多(三)
烘焙設備介紹
夜幕下的商丘古城更加厚重雄偉
俯瞰商丘古城
自動填充機 【閱讀提示】
從開始出現那天起,城墻就承擔著抵禦外敵、保護城內安全的重要作用。城墻的這些作用,可謂人盡皆知。但如果不是專業人員,或者沒有經過深入瞭解,那麼其對古城城墻防禦設施、防禦措施的理解可能就局限於此瞭。
歸德府城由內城(磚城)、城湖、城郭(土城墻)三部分構成。劉昭允說,這三部分既是防禦入侵的軍事設施,也是抵禦自然災害的安全設施。如果細致地去劃分,城墻還可以區分出很多具有不同功能的區域。城墻上的一些軍事設施,非常有意思。
■采訪對象:劉昭允
商丘市文物局局長、副研究館員,畢業於鄭州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。
土城墻
食品設備
城郭,也就是古城城墻外的土城墻、護城堤。外城郭始建於明嘉靖十九年(公元1540年)春。據清康熙四十四年《商丘縣志》記載:“城堤距城一裡許,圍十六裡,闊二丈,址闊六丈一尺。明嘉靖年間,巡撫都禦使魏有本檄知州李應奎築。”之後,明清兩代均有修葺,土城墻底寬20米左右,頂寬7米至10米不等,高4米左右。
城郭屬於外城,處於抵禦功能的最前沿,在其范圍內居住著普通百姓,此謂“建郭以護民”;城湖屬於緩沖區,處於外城與內城中間,主要發揮著削弱進攻態勢的功能;城墻屬於內城,處於防衛的最後屏障區,在其范圍內居住著最高首腦和行政部門,此謂“築城以衛君”。這三個區域功能各異,形成瞭三位一體的坐落佈局,構成瞭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古城構架。
之前已經講過,古城建起城郭,也就是土城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瞭抵禦當時肆虐的洪水。土城墻平面近圓形。圓形的城墻可以發揮抵擋、分散、緩解洪水之勢的作用。首先,土城墻可以使洪水繞城而行,確保古城安全;其次,土城墻可以拖延洪水進入城內的時間,為抵禦洪水、疏散群眾爭取時間。
據一些老人回憶,1957年7月,當時的商丘縣連降大雨,包河在鄧斌口潭坑決口,大水包圍商丘縣城。當時洪水高度已經與土城墻基本持平。城內居民組織人員加高、加固土城墻,確保瞭土城墻安全,也最終使洪水繞著土城墻沿忠民溝流入瞭古宋河南下。
護城湖
古城護城湖,也叫作護成河。其位於磚城墻與土城墻之間,是遠古溝封之制發展而來的,一般環繞於城墻外側,在城墻外開挖城壕,以資防守,加強城垣的防護能力,因此又有城池之稱。
古城護城湖始建於明嘉靖十九年(1540年)春。清乾隆十九年(公元1754年)《歸德府志·城池》記載:“池距城丈餘,闊五丈二尺,深二丈。”之後明清兩代均有開挖修復。
護城湖是古城的第二道防線,其主要作用有三:
其一是防止外侵,利用寬深的壕溝阻礙敵方進攻。一般來說,夯築城垣和挖掘城壕會同時進行。挖深壕所得的土,用來築城,省時省力,特別適用於無山川屏障的平原地區。
其二是作為消防設施。在古代,護城湖就是一座巨大的蓄水池,城門一旦失火,人們就會就近取水用於滅火,所謂“城門失火,殃及池魚”也就是這個道理。
其三是防止水患。當洪水漫過護城堤時,護城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,並可以外排洪水。在古城西南土城墻還分別有城湖進水閘和退水閘,兩閘和古宋河相接,以控制城湖的蓄水量。
護城湖上會有吊橋。吊橋的作用很好理解,就是遇到敵人攻城時收起,使整個城池處於護城湖中央,成為一座四面環水、無懈可擊的古城堡。
磚城墻
古城的內城墻為夯土築成,外包青磚,又稱磚城墻,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九月,清乾隆十九年《歸德府志·城池》記載:“圍七裡二分五厘,共一千三百四丈二尺五寸,高二尺五丈,廣一丈三尺。”城墻上有很多有意思的附屬建築,如4座城門、9處馬面、女兒墻、甕城4座、城樓4座、角樓4座、敵樓13座、警鋪32座。
土城墻能夠防洪,更加高大堅固的磚城墻自然也能防洪。作為城池防洪體系的最後一道屏障,磚城墻的防洪能力是毋庸置疑,其具體作用可以參考土城墻來瞭解。城墻同時還有防火、抵禦投射武器攻擊、難以攀爬的特點,在防禦戰中,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這裡要說一說城墻上的城門。多數人都沒有見過真實的古代城門。歸德府城城門洞全部為磚拱劵式,內設厚重的木質板門。板門外側由鐵皮包裹,佈滿鐵蘑菇釘,一方面增強瞭門扇的剛度,另一方面提高瞭對火攻的抵禦能力。
甕城,又叫月城、曲池,是建在大城門外的小城,依附於城門。甕城一般與城墻等高,其平面有圓形、半圓形或方形。《武經總要前集·守城》記載:“其城外甕城,或圓或方。視地形為之,高厚與城等,惟偏開一門,左右各隨其便。”正是基於這個道理,歸德府城甕城城門與大城門朝向呈90°角,民間稱其為扭頭門。這種交叉的設計在甕城城門被攻破時有利於擾亂敵軍進軍路線,緩解進攻速度。古城的甕城由於影響交通,在民國時期被拆除。
女兒墻其實就是雉堞、垛墻。女兒墻以前被稱作“女墻”,包涵窺視的意思,是仿照女子“睥睨”的形態,在城墻上建起墻垛。《釋名釋宮室》中寫道:“城上垣,曰睥睨,言於其孔中睥睨亦曰女墻,言其卑小,比之於城,若女子之於丈夫也。”就是說借用古代女子的卑小來形容城墻上的小墻。
最有意思的是馬面,很多人都不瞭解這個。這裡的馬面不是牛頭馬面中的馬面,而是城墻上的一部分。宋陳規《守城錄·守城機要》中記載:“馬面,舊制六十步立一座,跳出城外,不減二丈,闊狹隨地利不定,兩邊直覷城角,其上皆有樓子。”簡單說,馬面就是每隔一段距離凸出於城墻外側的城墻。馬面平面呈凸形,因其外觀狹長如馬臉而得名。馬面的作用是與城墻相互作用,每兩座馬面與城墻形成凹形,使進入的敵人陷於三面包圍之中。
馬面這個名稱,最早見於《墨子》中的《備梯》與《備高臨》二篇,其中所說的“行城”即“馬面”。這些記載表明,至少在戰國時馬面已被用於城市防禦。從目前考古資料來看,最早在城墻上構築馬面的是燕下都的宮殿區,以後有漢魏洛陽金墉城北壁的“墩臺”,但直到北宋才被普遍使用。而歸德府城南、東、北面城墻各有兩座馬面,西面城墻有三座馬面,其平面呈長方形,凸出墻外5米左右,正面寬13米左右。
城樓、敵樓、角樓屬於城池中的高空防禦設施。這裡的高空防禦不是指抵禦空襲的能力,而是指其具有登高遠眺、居高指揮、居高射擊等能力。平時,這些建築還能為防守士卒提供休息上的方便。
城池的四角上會有樓櫓,這就是角樓。城墻的拐角處是防禦中的薄弱環節,因為這裡城墻銜接處多呈直角,視線狹隘,在作戰中容易顧此失彼。因此,很多城墻的四角建築要築成弧線形,或者抹去直角轉彎。角樓的出現,很好地解決瞭這一問題。歸德府城四角原有角樓,相當於增設瞭高空偵察和狙擊能力,防禦力會大大增加。
警鋪大傢也比較陌生。警鋪是建於城墻之上,三面伸出城墻外,一面建在城墻上的防禦設施。伸出城墻的三面設有瞭望孔。守城士兵通過警鋪的瞭望孔以及伸出城墻外的空當中觀察城下情況。古城城墻上曾於明嘉靖三十四年(公元1555年)建警鋪12個。
城墻上還有敵樓。敵樓平時供士兵休息避雨,戰時存放煙火設備和擂石等武器。
- Dec 28 Thu 2017 14:22
食品機械台中 請問有推薦哪家的自動切蛋糕機嗎?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